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编辑
(1)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 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 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 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消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置无菌室各工作位置上,开盖曝露半小时,然后倒置进行培养,测细菌总数应置37℃温箱培养48小时;测霉菌数则应置27℃温箱培养5天。细菌`霉菌总数均不得超过10个为 。
(5) 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 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 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8)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如吸管碰到手及其它未灭菌的物体,必须重 新 更 换 ,以 防污染 。
(9) 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燃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
(10)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的来苏儿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h 取出冲洗;培养皿则需在高压灭菌器中重新灭菌后方可处理营养基,切记不要直接冲入下水道中,防止阻塞。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 5%石碳酸溶液或 3%的来苏儿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 30min,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 [2]

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编辑
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 高压蒸汽灭菌: 工作服、口罩、稀释液等,置高压杀菌锅内,一般采用121℃灭菌半小时,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应分别处理
2. 火焰灭菌:接种针、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
3. 高温干燥灭菌: 各种玻璃器皿、注射器、吸管等,置于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4. 一 般消毒: 无菌室内的凳、工作台、试管架、天平、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进行灭菌,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2%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
5. 空气的消毒: 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 即可。
操作要领编辑
准备工作
1. 先进行无菌室空间的消毒,开启紫外灯30—60分钟
2. 检验用的有关器材, 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会灭菌消毒
3. 操作人员必须将手清洗消毒,穿戴好无菌工作衣、帽和鞋,才能进入无菌室
4. 进入无菌室后再一次消毒手部,然后才进行检验操作
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1. 动作要轻,不能太快,以免搅动空气增加污染;玻璃器皿也应轻取轻放,以免破损污染环境
2. 操作应在近火焰区进行。
3. 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器材使用前后均需灼烧,灼烧时先通过内焰,使残物烘干后再灼烧灭菌
4. 使用吸管时,切勿用嘴直接吸、吹吸管,而必须用洗耳球操作。
5. 观察平板时不好 开盖,如欲沾取菌落检查时,必需靠近火焰区操作,平皿盖也不能 大开,而是上下盖适当开缝。
6. 进行可疑致病菌涂片染色时,应使用夹子夹持玻片,切勿用手 直接拿玻片,以免造成污染,用过的玻片也应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然后再洗涤。
7. 工作结束,收拾好工作台上的样品及器材,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

微粒污染控制编辑
无菌室外源性污染源,主要是通过门和无菌室内外通道侵入的室外空气。因此无菌室的布置通常都采用按照工艺操作的关键程度,洁净度的高低由里往外逐级减弱,抵御室外污染空气的侵入。同时为物料和人员进出无菌室设置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物料的气闸、人员的无菌更衣系统以及室内废弃物传递出来的通道等。无菌室内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无菌室内必要的操作人员和部分工艺设备,通常无菌室内操作人员的四周区域是洁净度差的区域,也是无菌技术中重要的控制内容。
在无菌室的设计中,通过向室内输送定量的洁净空气,稀释置换室内已使用过的洁净空气,将脏空气排出室外,使室内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达到100000级、10000级或局部达到100级的空气洁净度要求,室内已使用过的脏空气由清洁的空气取代,在空气的稀释置换设计中,脏空气与清洁空气持续地混合稀释,逐渐减少房间中的微粒负荷。置换稀释设计对洁净区域的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必须考虑无菌室的布局和操作方式,还要为关键区间提供合适的局部单向空气流动保护,需要注意与空气净化系统供应的空气一样,满布空气过滤器的单向流动罩产生的空气流动也可以置换稀释房间中空气传播的微粒,这种空气流动会增加有效的房间空气交换率,并有助于污染空气置换稀释。无菌室内空气置换稀释污染系统设计时应注意:洁净空气供应的体积应足以抵消空间中不断产生的微粒数,以此维持工艺操作的基本条件要求;室内空间供应的空气应比普通维持条件下空气更清洁;要求混合供应的清洁空气应满足去除房间内含有微粒的空气,以达到室内空气置换稀释的作用。
无菌室内天花板应与风管、管道、灯具、风口等的安装脱开,光滑、无裂缝,易于清洗。无菌室的门窗材料应选择耐受性好、自然变形小、制造误差小、容易控制缝隙、气密性好的材料,好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结构的双层窗,既节约空间、又节约能源,还可以避免玻璃窗结露引起霉变,造成污染;窗尽量采用大玻璃,这样可减少积灰点,又有利于清洁工作。

5、净化相关附属设备
包括净化工作台、层流罩、自净器(如空气净化器)、风机过滤单元、过滤器送风口、净化单元、装配式洁净室(如洁净棚)、净化空调机组(恒温恒湿、带过滤器)、风淋室、气闸室(进出门互锁)、传递窗、余压阀(维持稳定正压)、清扫装置(如真空吸尘系统)。
http://www.gdzfs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