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实验室要穿无菌衣、帽、口罩和鞋,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无菌室应该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并配备紫外灯进行空气消毒,定期使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无菌室设计,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无菌实验室要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手术无菌室,以防止污染。每天要进行湿式小扫除,无菌室,每周大扫除,药厂无菌室,每月进行空气和试验台表面的xi菌学检测,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要防止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的就要停止使用;需要带入无菌实验室的仪器、平皿等物品都要包扎严密,并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供试拼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免污染,并消毒外表面。
无菌实验室要保持清洁,操作完毕后要清理无菌室,消毒、擦拭台面,不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

洁净室气流组织
送风气流应以短距离,不受污染地直接送到工作区,并且尽量覆盖工作区,使污染物在扩散之前被携带到回风口。尽量减少涡流,避免把工作区以外的污染物带入工作区。尽量控制气流的上升,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工作区的气流尽量均匀。主要分为单向流洁净室(层流)及非单向流洁净室(乱流)。

(5) 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 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 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
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 高压蒸汽灭菌: 工作服、口罩、稀释液等,置高压杀菌锅内,一般采用121℃灭菌半小时,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应分别处理。
2. 火焰灭菌: 接种针、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
3. 高温干燥灭菌: 各种玻璃器皿、注射器、吸管等,置于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4. 一 般消毒: 无菌室内的凳、工作台、试管架、天平、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进行灭菌,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2%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
5. 空气的消毒: 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 即可。
准备工作
1. 先进行无菌室空间的消毒,开启紫外灯30―60分钟。
2. 检验用的有关器材, 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会灭菌消毒。
3. 操作人员必须将手清洗消毒,穿戴好无菌工作衣、帽和鞋,才能进入无菌室。
4. 进入无菌室后再一次消毒手部,然后才进行检验操作。

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编辑
(1)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必须的检验用具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玻璃铅笔等。&不要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2) 室内检验用具及凳桌等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 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 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消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厘米),置无菌室各工作位置上,开盖曝露半小时,然后倒置进行培养,测细菌总数应置37℃温箱培养48小时;测霉菌数则应置27℃温箱培养5天。细菌`霉菌总数均不得超过10个为 。
(5) 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分钟,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 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 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8)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如吸管碰到手及其它未灭菌的物体,必须重 新 更 换 ,以 防污染 。
(9) 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燃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
(10)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的来苏儿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h 取出冲洗;培养皿则需在高压灭菌器中重新灭菌后方可处理营养基,切记不要直接冲入下水道中,防止阻塞。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 5%石碳酸溶液或 3%的来苏儿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 30min,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 [2]
http://www.gdzfsys.com